养蜂产业甜蜜复苏

03-23 15:06  

云上宣恩报道(记者 荀静 李阳 通讯员 刘玉池)“现在油菜花都开了,气温升高,蜜蜂大量外出采集花粉和蜜汁。”3月19日,高罗镇板寮村硒农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乐富正在检查蜂箱,进行春季蜜蜂管理。

板寮村村民一直有养殖中蜂的传统,每家每户房屋周边都会摆放三五个蜂箱。彭乐富说,“山大人稀、蜜源植被丰富多样、气候适宜等有利自然条件,十分适合中蜂养殖。”

2018年5月,彭乐富将创业想法跟几个朋友一合计,合伙投资50万元,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将分散养殖农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养殖。“最开始只有5户村民愿意加入,后来,又有33户村民陆续加入,养好一桶蜜蜂,至少收入1000元,他们都尝到了抱团取暖的甜头。”彭乐富说。

“现在规模达到450余桶中蜂,养蜂最重要的还是要懂技术,春繁、秋繁、分蜂、换王、育王、转场、病虫防治、取蜜、冬季保温……”彭乐富曾专门到外地培训学习养蜂技术,平时关注收看抖音养蜂直播教学,不懂就到网上查询或者咨询养蜂专家。

每年,彭乐富还要将蜂群转场到湖南桑植等气候暖和的地方越冬,繁殖蜂群。“养蜂收入主要是蜂蜜和蜂群出售,为了保证蜂蜜品质,每年9月至10月才取一次蜂蜜,蜂群销售一般是3月至4月。”彭乐富说,去年天气持续干旱,蜂蜜产量降低,对社员收入有一些影响。

今年,彭乐富还将扩大养殖规模,计划达到600桶蜜蜂。

“由于是纯土蜂蜜,蜜含天然富硒,蜜蜂采集五倍子、槐花、山野花等各种花的蜜汁,多为中药材,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都比其他蜂蜜更胜一筹,十分受市场欢迎。”彭乐富主要采取微商销售,等规模做大了,再考虑淘宝等电商平台,并打造属于自己的蜜蜂产业品牌。

“蜜蜂最怕农药,特别是村民种植的果树开花季节,有的村民喜欢打农药,必须提前转场到远离人烟无污染的深山,防止蜜蜂中毒,影响蜂群的强盛。”彭乐富最担心环境污染。

目前,硒农养蜂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将蜂箱分散放在广大村民家中,安排专人平时上门管理服务,年底与贫困户分成,让贫困户在中蜂产业链上,共同增收。

该村11组贫困户刘帮政,生活负担重,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养了25桶中蜂,去年纯收入20000元。14组村民王彪,家中缺乏劳力,作为初期尝试养殖了6桶中蜂,纯收入5000元,一家人乐开了花,如果不是受到天气干旱影响,收入更为可观。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该镇32个村共有3500余桶蜜蜂,每桶取蜜15斤左右,在满足养殖户自家需求的同时,已经成为全镇乡村振兴特色养殖产业的重要补充力量。

责任编辑:周俊

审核: 贺敏  孟英豪

值班总编:孟希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