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各项决策部署,聚力精准扶贫、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主战场,全县经济运行基本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稳中向好态势,大部分指标增幅换速不失位,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实现2017年平稳开局。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94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7.0%,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内生动力有效释放,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位。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前进5位,排名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州内排名比上年同期前进2位,排名第一;旅游综合收入前进2位,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前进1位,排名第二;GDP前进1位,排名第三;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前进1位,排名第四。
2.工业、农业生产平稳。一季度,全县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98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与上年持平。规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6.2%,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3.46亿元,同比增长3.6%,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4%,与上年持平。
3.财政收入提速。一季度,财政收入在低基数上实现较快增长。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33亿元, 同比增长19.4%,增幅比1-2月提高26.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3.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0.94亿元,增长9.1%,增幅比1-2月提高33.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
4.金融领域活跃。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67亿元,比年初增加5.23亿元,增长6.1%,全州县市排名第五。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28亿元,比年初增加5.26亿元,增长13.5%,高于存款增幅7.4个百分点,排名全州县市第二。
(二)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1.房地产库存逐步消化。一季度,在房屋施工面积下降的基础上,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进一步减少了房地产库存。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4万平米,同比增长77.3%。
2.创新驱动战略初步发展。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一季度,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807万元,同比增长249.6%。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全县工业发展水平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3.投资结构得到优化。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69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全县投资总额的90.4%,成为全县投资发展的主要动力。
4.消费潜力有序释放。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3亿元,增长10.5%,高出全州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排名全州县市第一。
(三)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含金量明显提升
1.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一季度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6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180元,增长9.0%。
2.旅游经济迎来“开门红”。“贡水情怀·浪漫宣恩”为主题的灯展、县城主城区休闲养生游等备受各地游客青睐,通过创建国家“4A”级景区提档升级的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和狮子关旅游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旅游,游客大幅增加,全县主要旅游景区(点)自驾车游客增加明显,乡村旅游持续火爆。据统计,2017年春节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5.34万人(次),同比增长247.2%。1-3月,全县旅游市场热度不减,外地自驾车游客明显增多,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78.9%,增速分别高于同期和全州46.6、59.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州县市第一。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企业“退库”压力增大。2017年退库企业6家,还有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如绿路顺茶叶等初加工企业生产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收入和产值上不去,存在退库的风险。二是企业“瓶颈”表现突出,生产经营困难增加。流动资金,人才缺乏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素。如九发科技、土家爱、兴朝恒合等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缺乏管理人才。三是支撑我县工业的主导产业茶叶加工业发展缓慢。由于今年春迟,原材料不足,导致开工不足,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一季度,茶叶加工业增加值仅增长3.1%。
(二)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一是新开工项目入库不及时。截止3月底,成功入库新项目3个,按照州反馈的州级重点项目信息,目前还有绝大部分开工项目未进入统计项目库(反馈项目计划投资额98.4亿元,实际在库计划总投资额52.1亿元,仅占53%)。二是项目库中有效投资额偏少,大项目投资进度偏慢或停工。施南府旅游、创美物流、光伏发电、狮子关旅游、野椒园旅游五个进度较慢或停工的大项目剩余投资额达33.52亿元,占项目库投资总额61.4%。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万和广场二期工程还未动工。截止3月底,全县已完成投资6.3亿元,剔除这些因素,项目库中剩余有效投资额17.6亿元,完成全年投资51.37亿元的目标还差27.47亿元,投资后劲严重不足。
三、后期工作建议
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受此影响,全县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排除继续放缓的可能。全年经济发展要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还需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0.39%,与全面建成小康1.9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还要加大高新企业培植和高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培育电子商务、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
(二)加大策划推进力度,确保投资高位运行
一是要大力引进。强化战略招商引资,瞄准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大项目,特别是填补产业空白的重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二是要及时入库。加大项目开工入库督办力度。由政府办牵头,发改局具体负责,责成各乡镇、项目法人单位及时到统计局办理入库,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模式。三是要加快进度。查找原因,化解难题,加大组织、协调、调度的力度,及时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快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特别是组织和实施好重大在建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要着力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引导居民本地消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一是要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性。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二是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商品质量监管,打击商业欺诈。三是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家政服务、旅游、健身等消费热点,持续提高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接待能力。四是要扩大消费信贷。要加大消费信贷推广力度,扩大消费信贷品种范围,放宽信贷条件,为城乡居民消费提供金融支持。